找到相关内容145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藏传佛教觉囊派哲学思想初探

    对象取名为瓶。  3.分别,指识取所缘性相的心识和心所。  4.真如,能见色等五蕴自性皆空的清净法界智,即无所不在、不变、安乐、光明的本原清净心。  5.正智,别称道智,是通过修行而获得的一种神秘...胜义谛,常住不变”;《宗教词典》说,觉囊派认为“事物本真是‘自’,加在事物上的虚妄分别是‘他’,性空义只能是‘他空’,不能是‘自空’”;《藏汉大辞典》说,无分别智“不染其他世俗事物如依他起及遍计所执等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559881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说什么?

    之比,更不会诽谤密宗为外道邪教,污宗喀巴、密勒日巴大师,从而犯下谤法过失。   《不轻菩萨品第二十》——所谓者、不变,不轻者、尊重恭敬,不轻即恒顺爱护和恭敬众生永远不变之义。我们学佛如果能够...,依太虚大师讲,分三个部分:一者、序品为序分;二者、自方便品至不轻品,共十九品,为正宗分;三者、自神力品至嘱累品,共八品,为流通分。正宗分有各家之说似不相同。如唐唐三藏法师玄奘大师之弟子窥基大师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1060648.html
  • 《心经》与禅

    空的东西,就应当不变。而现在我们外境的色蕴却是息息变动。山河大地,固然有沧海桑田之感。就是我们最亲切的自己的身,也是一样。今年的我,不是去年的我,本月的我,不是上月的我;今日的我,不是昨日的我。...虽然能量极大,却难以测定。目前又被很大一部分人群所不承认。  (2)人类的意识千差万别:修行之人举心动念无不想到众生,悲心慈念,怜愍六道有情;凡夫民则烦恼无尽,各种各样的心念刹那生,刹那灭,难以捉摸,...

    王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260877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导读(三)

    刘宋译则为“如来之藏常住不变”):三、“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,为蕴界处垢衣所缠,贪恚痴等忘分别垢之所污染,如无价宝在垢衣中上  若依文义,大慧所说似与空、无生等四门相违。自性清净即是有自性:...具足,不变。为甚么呢?盖世俗蕴界处一切法,皆由虚妄分别而得名,而佛所亲证,则不由虚妄分别生起境界,是故可说为。  大慧菩萨因释迦之答,便问若云“无我”,谁生谁灭,更问亲证佛性的心识为如何?  ...

    谈锡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863966.html
  • 佛法与外道之差别及佛法之根据

    之义亦显,何谓佛法?曰,实证实修实明实由此道者即佛法也。盖道本不变,周遍无私,是天下之公理,古今之定义也。是故无人无时不在道中行,无人无时能外于此道。然智愚有异,觉迷殊焉。于是有愚而迷焉者,则外道是...先知二者之意义,何者为佛法,何者为外道耶?此中先言外道。  欲辨外道,且先明道。何者为道?曰,道者,万法之实理,因果之定义,周遍,不可变易者也。此中言万法之实理者谓法之体,因果之定义者即法之用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1164684.html
  • 赖耶缘起对阐释“生死流传”的意义

    a)五蕴  古印度的“我”(atman)已是具有一、、主宰的意义,此即独立自存(一)、不变)、自主宰断的力量(主宰)。而佛家认为构成人的具体存在的精神或物质性的要素,都是在变化中,无常而相续...为宇宙原理与自我(atman)为个体原理的合一说,肯定有水恒不变的客观与主观的实体。通过修行实践,主体的小我回归客体的大我,“梵我一如”以达致解脱境地。  古印度传统由吠陀思想以至《奥义书》思想俱肯定...

    陈雁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3265584.html
  • 解读西藏岩画和唐卡绘画艺术属性的相似

    是生殖器崇拜的对象。另外还有认为是风轮、火轮。但当前较普遍的观点,即认为“雍仲”符号附寓着“不变”、“坚固长存”以及“吉祥万德”等宗教含义。  如(图3)所显示的那样,西藏岩画中多次出现“雍仲”...

    赵大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4668852.html
  • 镇澄对僧肇《物不迁论》的批评

    皆不可得然。众生妄见有无、一异、生灭、去来,而法住法位曷常变异哉?故曰:‘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’。”(同上)一切事物如恒河水一样,其真如之“体”不变,由此而“世间相住”。此为《法华经》的实相...迁宗也。”(《续藏经》第1辑第2编第2套第4册第365页)又引《华严经》“‘以此流转,而无能转者’即不迁宗也。彼经又云:‘云何说诸蕴?诸蕴有何性?蕴性不可灭,是故说无生。’蕴无生灭,即物不迁也。”(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517009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人生理想论(四)

    心,尤其是真如心的功用方面来阐述三身理论,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。此论提出一心的本体、相状、功用三者无限广大的说法,说真如心的体性是平等无差,离一切相,且不变,是为「体大」。真如心的相状具足...之中。(9)性佛,以不变的真理为本性。(10)如意佛,其有如意自在的神通力,能对众生如愿施以教化。十佛的名称,旧译《华严经》卷三十七所载略有不同,与新译《华严经》卷五十三、五十七所载也略有小异。十佛中的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4471306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九)

    承许神我、自在天派承许大自在天,或者具有五种差别、九种差别的不可思议我……这些五花八门的我,都有共同的特点,就是不变、永远不灭。 事实上,在凡夫见闻觉知到的所有事物当中,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常法。连法都没有,哪来具有各种具体特征的法呢?连安住到第二个刹那的法都没有,哪来永远不变法呢?为什么这样说?因为上面已经以理抉择了一切内外的有为法,不论器世界地水火风,还是根身、心王、心所,一切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空性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09200074476.html